1.面向对象的特征
- 继承:
继承是从已有类得到继承信息创建新类的过程。提供继承信息的类被称为父类(超类、基类);得到继承信息的类被称为子类(派生类)。继承让变化中的软件系统有了一定的延续性,同时继承也是封装程序中可变因素的重要手段。 - 封装:
通常认为封装是把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绑定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接口。面向对象的本质就是将现实世界描绘成一系列完全自治、封闭的对象。我们在类中编写的方法就是对实现细节的一种封装;我们编写一个类就是对数据和数据操作的封装。可以说,封装就是隐藏一切可隐藏的东西,只向外界提供最简单的编程接口。 - 多态:
多态性是指允许不同子类型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不同的响应。简单的说就是用同样的对象引用调用同样的方法但是做了不同的事情。多态性分为编译时的多态性和运行时的多态性。如果将对象的方法视为对象向外界提供的服务,那么运行时的多态性可以解释为:当A系统访问B系统提供的服务时,B系统有多种提供服务的方式,但一切对A系统来说都是透明的(就像电动剃须刀是A系统,它的供电系统是B系统,B系统可以使用电池供电或者用交流电,甚至还有可能是太阳能,A系统只会通过B类对象调用供电的方法,但并不知道供电系统的底层实现是什么,究竟通过何种方式获得了动力)。方法重载(overload)实现的是编译时的多态性(也称为前绑定),而方法重写(override)实现的是运行时的多态性(也称为后绑定)。运行时的多态是面向对象最精髓的东西,要实现多态需要做两件事:1). 方法重写(子类继承父类并重写父类中已有的或抽象的方法);2). 对象造型(用父类型引用引用子类型对象,这样同样的引用调用同样的方法就会根据子类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2.构造方法Constructor概述和格式(掌握)
- A:构造方法概述和作用
- 给对象的数据(属性)进行初始化
- B:构造方法格式特点
- a:方法名与类名相同(大小也要与类名一致)
- b:没有返回值类型,连void都没有
- c:没有具体的返回值return;
3.构造方法的重载及注意事项(掌握)
- A:案例演示
- 构造方法的重载
- 重载:方法名相同,与返回值类型无关(构造方法没有返回值),只看参数列表
- B:构造方法注意事项
- a:如果我们没有给出构造方法,系统将自动提供一个无参构造方法。
- b:如果我们给出了构造方法,系统将不再提供默认的无参构造方法。
- 注意: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想使用无参构造方法,就必须自己给出。建议永远自己给出无参构造方法
4.给成员变量赋值的两种方式的区别
- A:setXxx()方法
- 修改属性值
- B:构造方法
- 给对象中属性进行初始化
5.学生类的代码及测试(掌握)
A:案例演示
- 学生类:
- 成员变量:
- name,age
- 构造方法:
- 无参,带两个参
- 成员方法:
- getXxx()/setXxx()
- show():输出该类的所有成员变量值
- 成员变量:
- 学生类:
B:给成员变量赋值:
- a:setXxx()方法
- b:构造方法
C:输出成员变量值的方式:
- a:通过getXxx()分别获取然后拼接
- b:通过调用show()方法搞定
6.创建一个对象的步骤(掌握)
- A:画图演示
- 画图说明一个对象的创建过程做了哪些事情?
- Student s = new Student();
- 1,Student.class加载进内存
- 2,声明一个Student类型引用s
- 3,在堆内存创建对象,
- 4,给对象中属性默认初始化值
- 5,属性进行显示初始化
- 6,构造方法进栈,对对象中的属性赋值,构造方法弹栈
- 7,将对象的地址值赋值给s
7.static关键字的特点(掌握)
- A:static关键字的特点
- a: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
- b:优先于对象存在
- c:被类的所有对象共享
- 举例:咱们班级的学生应该共用同一个班级编号。
- 其实这个特点也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使用静态?
- 如果某个成员变量是被所有对象共享的,那么它就应该定义为静态的。
- 举例:
- 饮水机(用静态修饰)
- 水杯(不能用静态修饰)
- 共性用静态,特性用非静态
- d:可以通过类名调用
- 其实它本身也可以通过对象名调用。
- 推荐使用类名调用。
- 静态修饰的内容一般我们称其为:与类相关的,类成员
8.static的注意事项(掌握)
- A:static的注意事项
- a:在静态方法中是没有this关键字的
- 如何理解呢?
- 静态是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this是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存在。
- 静态比对象先存在。
- 如何理解呢?
- b:静态方法只能访问静态的成员变量和静态的成员方法
- 静态方法:
- 成员变量:只能访问静态变量
- 成员方法:只能访问静态成员方法
- 非静态方法:
- 成员变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非静态的
- 成员方法:可是是静态的成员方法,也可以是非静态的成员方法。
- 简单记:
- 静态只能访问静态。
- 静态方法:
- a:在静态方法中是没有this关键字的
9.静态变量和成员变量的区别(掌握)
- 静态变量也叫类变量 成员变量也叫对象变量
- A:所属不同
- 静态变量属于类,所以也称为为类变量
- 成员变量属于对象,所以也称为实例变量(对象变量)
- B:内存中位置不同
- 静态变量存储于方法区的静态区
- 成员变量存储于堆内存
- C:内存出现时间不同
- 静态变量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随着类的消失而消失
- 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
- D:调用不同
- 静态变量可以通过类名调用,也可以通过对象调用
- 成员变量只能通过对 象名调用
10.main方法的格式详细解释(了解)
- A:格式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B:针对格式的解释
- public 被jvm调用,访问权限足够大。
- static 被jvm调用,不用创建对象,直接类名访问
- void被jvm调用,不需要给jvm返回值
- main 一个通用的名称,虽然不是关键字,但是被jvm识别
- String[] args 以前用于接收键盘录入的